X日谈|捷尼赛思制造的究竟是汽车,还是麻烦?
汽车前沿
日期:2023-05-26 13:19

这个100%从韩国纯进口的trouble maker能有什么坏心思呢?


延伸阅读

X日谈|一直靠模仿一直在落后,捷尼赛思的精彩历史超越你的想象

X日谈|讲真,月销11辆?捷尼赛思退出中国吧

X日谈|捷尼赛思全球负责人Mike Song神秘空降中国,中国老大要换人?

X日谈|刚刚上市的GV60,捷尼赛思精心烹饪的一道“泡菜炒韭菜”

X日谈|为什么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没有机会了?


这世道,总有些人和事经不起关心,而捷尼赛思必在其列。

鉴于可忽略不计的在华产品保有量和市场份额,这个韩国汽车品牌在中国本不应引起公众的注意。

可偶尔传来与之相关的消息,总与“麻烦”密不可分。不禁令人心生一问:捷尼赛思制造的究竟是汽车,还是麻烦?

01
或被中国车管部门引入教科书的负面案例

这不?

5月14日,有消费者在国内某知名汽车论坛中,以《豪华品牌新车竟然无法上牌,韩国车企又在割中国人韭菜吗?》为题,发帖讲述了从购入捷尼赛思新车到无法上牌,再到与厂家沟通不畅的遭遇。

据这名捷尼赛思车主描述,其今年4月10日订购的GV80车型在5月初上牌时,被车管所告知车架号有明显手刻痕迹

相关部门由此推断,该车架号并非由打孔设备拓印而成,不符合国家车辆管理规范,因而出具了拒绝上牌说明书。

除车架号存在改动外,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,上述车辆的漆面经过重喷,并做过钣金,部分车漆出现腐蚀腐烂现象,同时周边大量螺丝存在拆装痕迹,疑似经过局部返修

这与车主购车前与捷尼赛思销售人员承诺的新车交付存在较大出入。

在沟通过程中,捷尼赛思方面拒绝了车主的维权诉求,并给出了“送一年延保和保养”的最终解决方案。

而对于车主的退车诉求,捷尼赛思方面则表示“不负责贷款的利息和保险费用”。

该车主未在发帖中透露购买捷尼赛思GV80所支付的费用,但从其披露的车型配置及选配情况来看,落地费用或在50万元以上。

花费这样一笔费用购入一辆“问题车”,这位捷尼赛思车主的遭遇令人颇感同情,而这或许并非个案。

“收车前,反复和北京捷尼赛思确认是否是全新车,因为那时候论坛上有个人看到订购的车到店后,检查发现多处破损,所以我的心也非常忐忑。”该车主在发帖中称。

当然,这位车主在捷尼赛思那里获得的糟心体验或许并非毫无价值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,这一事件或将对中国消费者乃至汽车相关行业起到警醒作用。

“车管所……说希望把我的案例加入他们的教科书中。”这位捷尼赛思车主最后写道。

02
捷尼赛思GV60上市未及双满月,便进ICU

事实上,新车质量问题并非捷尼赛思GV80一款车型所独有。

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上,不合格的产品品质正成为这个韩国汽车品牌集中暴露的顽疾。

5月12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《捷尼赛思汽车销售(上海)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捷尼赛思GV60汽车》。

通报显示,捷尼赛思汽车销售(上海)有限公司根据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》和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》的要求,自2023年5月12日起,召回生产日期为2022年8月24日至2022年12月17日期间的部分进口捷尼赛思GV60汽车,共计70辆。

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制造原因,后桥半轴表面应力过大,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半轴发生断裂,存在安全隐患

值得注意的是,GV60于今年3月18日在中国正式上市,至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召回通报,仅过去55天。

同时,该车型所暴露出的问题是“因制造原因”导致的“行驶中断轴”。

好家伙!

一款刚刚问世的新车未及双满月,便被重症送入了ICU——与新车上市时满屏的“哇塞”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坚持100%韩国原装进口无添加的捷尼赛思,不可谓不行。

更有趣的是,在质量堪忧的问题上,这家韩国汽车制造商做到了全球市场一视同仁,主打一个大师级端水。

一条“召回时间线”颇能说明问题。

2021年4月初,捷尼赛思在美国、韩国市场开启大规模召回。召回原因是因为车辆存在火灾隐患,车型包括G80、G70等。在召回发起前,已有多款涉事车辆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发生自燃,两国监管部门由此认为捷尼赛思产品存在设计缺陷,必须实施召回。

2022年7月,捷尼赛思汽车在英国召回GV80车型,共计109辆。召回原因是由于软件问题,低压警示灯不会在正确的时间点亮,无法准确通知驾驶员轮胎压力已降低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
2023年3月,捷尼赛思在美国市场上宣布召回2020年至2023年生产的65517辆G80、GV60、GV70和GV80。召回原因是“安装了安全带预紧器,在事故发生时爆炸时将乘客固定在座位上,爆炸时碎片可能会进入驾驶室内”。

从召回原因来看,“召回年年有”的捷尼赛思,似乎不光想要客户的钱。

03
8000万VS70辆,韩国人的慈善精神令人倾佩

捷尼赛思GV60在中国市场上的大规模召回,还一不小心踢爆了该车型的一个致命问题。

聪明的读者想必已经看出端倪。

没错,正是销量。

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表述来看,捷尼赛思本次召回的车辆系生产日期为2022年8月24日至2022年12月17日期间的部分进口GV60汽车。

虽然捷尼赛思在海外市场的产品线中,GV60车型有纯电和燃油之分,但在中国市场上,GV60仅提供纯电选择。

此外,结合GV60的在中国的上市日期,可以推断本次召回的新车包含车辆上市后至5月12日,在华售出的所有GV60车型。

从产品涉及面来看,这绝对称得上一场大规模召回。

可似乎又谈不上大规模——因为最终被召回的车辆仅有70辆,其中还有可能包含不少于10辆的展厅试驾车。

但即便如此,这也已经是捷尼赛思50多天时间里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上售出的全部GV60。

可供对比的是,今年4月,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63.1万辆,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52.7万辆、纯电动批发销量43.7万辆。

消息人士透露,捷尼赛思为今年3月举办的GV60上市项目,总共花费了约8000万元人民币——成为今年汽车众所瞩目的开支近一亿的新车上市项目。

这还不算新车上市后广告传播的开支。

即使每一辆出售给中国客户的GV60均按其官方指导价的上限——37.23万元成交,70辆车给捷尼赛思品牌带来的账面流水也仅有2606.1万元。不计车辆制造及进口运输等成本,血亏67.4%。

更要命的是,在上个月40多万辆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中,仅售70辆的GV60可被认为已在客观上被挤出了中国市场。

同样被挡在中国国门以外的,还有捷尼赛思全球负责人宋敏圭(Mike Song)。

消息人士表示,宋敏圭按原计划本应出席上个月举办的2023上海国际车展,最终未能成行的原因是签证遭拒签。

一个跨国汽车品牌的全球负责人签证遭拒,这在中国汽车行业史上可谓绝无仅有。

别说骆文襟想不到,玛丽·博拉想不到,相信就连宋敏圭本人也没想到吧,哈哈。(手动狗头)

04
头铁只服捷尼赛思,GV70上市依旧没戏

当然,捷尼赛思也不是只会报丧。

GV70上市算得上一则喜讯。

只不过从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,这种“喜”喜得让人想哭。归根结底,GV70依然是一辆彻头彻尾的燃油车。

另从捷尼赛思近期的产品规划来看,即将推出的G90又是一款燃油车。

然而,今年1-4月,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达到222.2 万辆,同比增长42.8%,新能源渗透率则达到27.0%。

在中国汽车行业向低排放乃至零排放产品大举转型的今天,捷尼赛思坚持强推燃油产品的做法,真的是头够铁。

如果说,燃油产品能够帮助捷尼赛思能在传统赛道上取得佳绩,倒也罢了。

但根据全国新车上牌数据,今年1月捷尼赛思GV80上牌11辆,2月G80上牌26辆,3月G80上牌40辆,4月G80上牌16辆……

反观捷尼赛思在华电动产品线,纯电G80、纯电GV70均为饱受争议的“油改电”产品,GV60又只能卖出70台……

相比之下,今年1-4月,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88.7万辆,同比增长58.6%。

其中,比亚迪累计销量为76.2万辆,同比增长94.5%,市场份额达到34.3%

虽然“不如比亚迪”已是一个在汽车社区里被玩坏的热梗,但不得不说,捷尼赛思在大部分层面,真不如它的中国竞争对手。

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有云:“病变而药不变,向之寿民,今为殇子矣。”

翻译成白话就是,病症变了但药没变,就算给原本能长寿的人喝了,也只剩英年早逝一途了。

END —

转载、投稿、合作:AIDriving1019@163.com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本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wyl860211@qq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